食品安全的重要性

食品安全的重要性

近期,在台灣本土又忽然連續爆發了嚴重的食安問題:高雄冰品&越南法國麵包(集體感染沙門氏桿菌)、蘇丹紅、寶林茶室粿條....食物中毒等案例

看到這些新聞,讓我想起曾經在2016年到泰國的蘇美島旅遊時的慘痛經驗,晚上吃了路邊攤的食物後,隔天嚴重腹瀉到需要立刻到醫院急診,檢查後發現居然是諾羅病毒,所以後來的我更小心選擇讓自己吃下肚的食品。

諾羅病毒(Norovirus)是在1968年美國俄亥俄州的諾沃克 (Norwalk) 發生的流行性腸胃炎事件中發現,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。它的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,而且病毒顆粒非常少量即可致病,諾羅病毒的感染經常在每年的11月至3月間達到高峰。

 

(圖示:諾羅病毒)

目前很常見的腸胃病毒除了羅病毒(Norovirus)外,還有輪狀病毒(Rotavirus)、腺病毒(Adenovirus)40或41型、沙波病毒(Sapovirus)及星狀病毒(Astrovirus)。

此外,根據台灣FDA食藥署說明,近六年來(2017-2022年),擷取來自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愛爾蘭、紐澳、日本等國家及區域的食品安全警訊,發現與微生物相關的警訊約有六成,其中高風險病原微生物的沙門氏桿菌(Salmonella spp.)排名高居第二,提醒民眾千萬不可大意。

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估計,美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例的食源性疾病與沙門氏桿菌有關。在2017-2022年期間,美國多州都有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案例,受污染的食品包括生鮮蔬果、生鮮肉品、水產品、帶殼雞蛋及花生醬等,顯示沙門氏桿菌為引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微生物。

(圖示:沙門氏桿菌)

沙門氏桿菌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播的微生物,誤食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引發沙門氏菌感染症(Salmonellosis)。通常在4至48小時內會出現症狀,包括腹瀉、腹痛、寒顫、發燒(維持在38至40℃之間)、噁心和嘔吐。症狀通常持續2至3天後痊癒,但也很有可能約有5%的人成為帶菌者。但因沙門氏桿菌不耐高溫,於60℃加熱20分鐘或煮沸5分鐘即可殺滅,因此在調理時只要充分加熱,即可有效預防。

因此,食藥署提醒,食品業者必須對食品產製、環境清潔時時注意,才能維護品質與商譽。同時提醒終端消費者的我們,購買時要注意販賣場所的衛生情況,並儘快食用或適當保存。來看看政府宣導(下圖),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,建議一定要多加小心,也注意自身食品下肚後的身體反應。

FDA食藥署宣導:預防食品中毒五要二不原則

 

最後,本商店所販售的食品類產品,皆經過嚴格的檢驗及進口,請放心選購。

食品業者登錄字號:F-191408581-00000-9

投保產品責任險字號:南山產物保險 0900-2236014562-00

 

 

參考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

 

返回網誌